低头,观色,晃杯,闻香,举杯,啜饮,深思,得结果。盲品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,看起来很炫有木有?年份酒庄酒款产区国家品种全都对很厉害有木有?
2014,说是酒圈“盲品之年”,肯定没人不同意,随着各种大型小型的盲品比赛,盲品似乎已经从一种人士的技巧,渐渐走进了爱好者的圈子中,但是近屡屡有人问,盲品为啥我老盲不对?
盲品三冠王说过这样一句话:盲品这件事,没逻辑的叫瞎猜,有逻辑的才叫盲品。我深以为然,想当年,我也是傻呵呵地各种喝,然后像模像样写个品酒笔记,来句:我觉得像。。。了事,正确率可想而然。
掌握盲品逻辑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非常高深的事情,只要有一些简单的品鉴经验,就可以把握一些窍门。分享一下逻辑:
逻辑可能要花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各人的节奏,但是如果你对盲品真的有兴趣,应该现在就开始磨练,那就是写好品酒笔记。要注意的是,写品酒笔记跟写好品酒笔记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哦。
标准化而完备的笔记是你盲品的武器。老师曾说过,一个好的品酒笔记,就是给另外一个人,他能通过你的品酒笔记判断这款酒的基本信息,那就是好笔记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:笔记一定要标准化,确保每次喝同样类型酒的时候偏差不要太大,如果酒本身保存没问题,一次酸度高,一次酸度低,肯定不成。。。
那么对于初学者而言,一个完备的品酒笔记需要哪几点呢?
但是个人经验是会对桶味感知没那么明显,可以在初次闻香后让酒静置30秒,然后不摇杯闻,效果很好。
看完了盲品逻辑,应该大概有个方向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