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任性”表现一:没有酒庄
在波尔多八大酒庄中,柏图斯显得有些鹤立鸡群,因为其他7个酒庄的法文名字中都有“Chateau”,如左岸的拉菲古堡(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)和右岸的欧颂酒庄(Chateau Ausone),只有柏图斯酒庄的名字是个单字“Petrus”,而且其中的字母“u”还是以“v”的拉丁文形式书写的。
事实上,柏图斯酒庄也确实没有一个像样的酒庄建筑,只有下图中一个破旧的小农舍,但它也在10多年前就已经被损毁了。所以,当其他酒庄都以“我家城堡都有X百年的历史了,当年是XX伯爵住过的房子”引以为傲时,柏图斯酒庄却“任性”地坚持自我,“我酿的酒,好,贵。”
“任性”表现二:没有副牌,没有坏年份
“天有不测风云”,与有些酒庄将次等或坏年份的葡萄降级成副牌生产不同,柏图斯酒庄从来都以“正牌”示人。那么,如果某年的雨水太糟,葡萄品质太低怎么办?柏图斯是这样做的——不要!
1991年,柏图斯经历了霜冻灾害,主人家莫意克(Moueix)家族认为这一年长出的葡萄并不好,不符合酒庄生产的质量标准。(又由于没有副牌)终,酒庄决定要么将葡萄废弃掉,要么卖给别人。庄主为了不破坏酒庄的声誉,放弃了这一年的收入,这是相当了不起的“任性”的决定。
“任性”表现三:为获得葡萄的状态,不惜工本请200多人收11.5公顷的葡萄
每到收获时节,柏图斯都会动用200以上的人力,必须下午之后动工,又争取在日落之前把葡萄采摘完。由于早上进行采摘会把清晨的雾水一并摘下,导致终酿成的葡萄酒的浓缩度降低,因此,酒庄会等午间时太阳把雾水蒸发掉再进行采摘,而在这样短的时间内,酒庄只能以增加人手的方式提高工作量。
看过这些,你应该明白,柏图斯头顶“酒王”的头衔真心不是盖的,是对品质“任性”地坚持出来的。
国内葡萄酒龙头定位于中高端,与消费者注重性价比的特点产生较大的矛盾。而性价比,需要较好的产区自然环境与生产技术的支撑,行业秩序仍需调整。好消息是在张裕等行业龙头的带动下,国产葡萄酒正进行产品结构的下沉,目前餐酒等市场具有较为良好的表现。
同时,在看到零关税的政策红利后,已有部分国内葡萄酒企业在智利、澳大利亚等地收购酒庄,出产的葡萄酒返销市场。这种方式也成为国产葡萄酒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向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