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香港佳士得名酿拍卖会上,罗曼尼-康帝再次刷新纪录,葡萄酒拍卖在岁末似乎又重燃起炽焰。的确,当有一天你发现投资葡萄酒比买黄金多赚25倍,会有什么感慨呢?从1975年到2005年30年间,葡萄酒的投资回报率是39.67倍!远远高于其余六种人们熟悉的投资项目,而收藏级葡萄酒的交易所——拍卖场,是葡萄酒投资主要的舞台!
哪些葡萄酒够格进拍卖场?
人类天生有好古癖,喜欢收购些有年头东西,畅享一下收买光阴的快感。但令人悲哀的是,买回来的风烛残年的玩意通常早就不中用了,顶多摆来看看。
不过,只有极少数葡萄酒能够进入拍卖场。一般来说,它们包括以下几类。
1.类是古董葡萄酒。例如美国第三任杰弗逊定制的1787年酿造的拉菲葡萄酒(也有人说此酒是假的),像这样的酒开瓶以后十有八九已经没法喝了。不过,如果你收藏了一枚200年前的邮票,也不会拿它去寄信的。
这些酒通常与名人、历史事件有些关系(与这些扯上关系的通常不会是平庸的酒),能作为历史“遗迹”受人瞻仰。有时候收藏家百爪挠心了,也会把它们开瓶品尝,然后留下了惨痛的回忆!
2.第二类是尚在饮用期内的名庄葡萄酒。为什么非要是名庄酒?世间事就这么奇怪,只有那些酒庄的土地上种出的葡萄,才能酿造出成陈年二十年以上的葡萄酒。博物学家们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为什么。投资葡萄酒又像领养老金一样,酒的寿命越长增值越多。所以陈年越久的葡萄酒,就赚得越多。所以拍卖场里受青睐总是好年份的名庄酒。
3.还有一类,是有纪念意义的葡萄酒。例如从1945年到2011年木桐酒庄每一年的酒,成套的东西,价格通常不是彼此叠加,而是做乘法。
酒拍卖,什么是关键?
拍卖场是个叫人热血沸腾的地方,你需要注意哪些要素才能百战不殆呢?这里有五条实践中总结的攻略:
1、跟红踩黑。葡萄酒拍卖场有时候像赌场一样,要紧盯火爆的那几款酒。哪些酒以往的增值明显,它们未来的走势往往也。这就是炒作的力量,增值快的酒背后通常有各种推手。如果看到哪些酒这几年呈明显地加速增长,你就要提早下手。
2、紧盯产量。很多人参加葡萄酒拍卖会都是随性举手,如果是认真投资,这样肯定不行。你必须做的一件事,是查一下拍品的产量。特别是勃艮第的白葡萄酒,很多勃艮第特级酒园每年的产量都不足2000瓶,放几箱在你的酒窖,七年八年以后价格就要添个零。
3、箱子大瓶。在拍卖市场中,常规单瓶酒(750毫升)的份额非常小,也不容易出售。在拍卖场上要放眼大包装(1.5升、3升、6升和9升)的酒。整箱的大瓶葡萄酒保存效果更好、储蓄时间更长,在拍卖场上至少要高出常规单瓶酒10%的价格。
4、年份是天。年份在拍卖场上究竟有多大的力量。同样是拉菲葡萄酒,拍卖场上好年份比差年份高出10倍都不止。黄金年份的名庄葡萄酒究竟有多大的陈年潜力,谁也不敢下定论。尽量投资好年份的酒,差年份不收藏也罢!
5、分散美学。拍卖场上“投标”,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,一来不同国家产区的好年份不同,整齐划一的美学肯定会有问题;二来分开投资,投资人也可以玩味更多的好酒。不过,对某一钟爱品牌的纵向年份收藏不在其列(从投资角度,别对太多品牌玩纵向收藏)。